【講故】擺喇叭分享(二)


承接上期的兩個擺喇叭的步驟,今次到第三個步驟,找一張單聲道的人聲碟,今次只播放其中一邊喇叭,跟著要將喇叭一步一步地Toe-in,而Toe-in的方法,是將喇叭背板的位置往外推,千萬不要推喇叭單元這邊。當未有任何Toe-in角度時,我們會聽到這把單聲道人聲的發聲點是離開了喇叭的位置,當一步一步加大Toe-in角度時,我們會聽到這把人聲漸漸收到在喇叭中間位置發聲,當聽到人聲發聲點是在這邊喇叭最正中的位置時,這就表示Toe-in角度正確。跟著就到另一邊喇叭發聲,重覆以上動作來找出另一邊喇叭的Toe-in角度。到最後完成兩邊喇叭的Toe-in角度後,再將兩邊喇叭同時開聲,這時再播回這張單聲道人聲時,人聲應該是在一對喇叭中間的位置,這樣就表示喇叭擺位大功告成。還有因為每個耹聽環境不同,用以上的方法擺出來的喇叭,很多時會有機會兩邊喇叭的Toe-in角度不同,這個絕對是正常的現象,因為一般家居環境及擺設很少會喇叭兩邊會對稱,還有這個方法是用耳聽出來,不是用尺量度出來,所以兩邊擺喇叭有點不同角度是很正常。做了以上3個步驟,喇叭擺位就算大致完成。當然還有量度水平等,相信一般發燒友也會知道,所以不包括在這三個步驟內。
用以上擺喇叭方法出來的聲音是追求平衡,是將整個可聽的頻段跟耹聽環境融合,所以發出來是最自然的聲音。但我曾接觸過一些同好對這種聲音不習慣,查究後其中有兩大原因,首先他們一向追求是相對濃艷的人聲,所以他們聽慣了人聲突出的聲音,用以上方法出來的聲音就是把突出的頻段化為平衡,自然沒有突出的人聲。第二種情況是發燒友覺得擺了喇叭後不夠低頻,這是發燒友一向習慣了隆隆過量的低頻,現在聽到平衡的頻段自然覺得低頻少了。發燒友們請你先相信以上擺喇叭的方法,在擺好喇叭後是你的系統教你聽回平衡的聲音,所以請花點耐性多聽一段時間,這樣你就漸漸開始明白平衡的聲音能夠聽到音樂中無數細節,不是單單人聲和低頻,還會重整出錄音時的正確位置,這樣下去你會更加享受音樂及聽回器材真正的聲音。
最後,我要借此謝謝鄺大俠!在擺喇叭的方法上,他是我其中一位啟蒙的前輩。
【CD】比較三張同樣的SACD碟
【CD】比較三張同樣的SACD碟
【CD】比較三張同樣的SACD碟
【CD】比較三張同樣的SACD碟